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分为普通志愿填报和征集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流程,不同省份填报时间不同。
填报流程
普通志愿填报:普通类考生提前及本科各批次可填A - H 8个平行院校志愿,专科各批次填A - E 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平行。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投档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计算机对所填志愿依次检索,符合投档条件即投档。
征集志愿填报: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市、县(市、区)招办组织未被录取考生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可填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填报时间不同省份填报时间有差异,例如2025年河南志愿填报于6月26日开始,普通本科批和艺术本科批6月30日 - 7月3日,普通高职批7月5日 - 7月7日;湖南6月26日开始;山西6月27日开始;贵州6月28日 - 7月2日;山东6月29日开始;安徽普通本科批7月4日 - 7月7日。
高考后填报志愿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时间安排:提前批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约一周(6月底)开始填报;本科批7月上旬完成;专科批7月中下旬截止。具体日期以本省考试院通知为准,部分省份允许在截止前多次修改志愿。
准备阶段:一是信息收集与政策解读,研读本省《招生计划书》,通过阳光高考平台、省招办官网或高校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二是定位与数据分析,根据高考成绩查询本省“一分一段表”确定位次,参考近3年录取位次和分数线划定目标院校区间(上下浮动20分),注意扩招影响并调整“冲稳保”策略。
填报步骤:
系统登录与安全设置:登录省招办指定网站,输入准考证号和初始密码,首次登录需绑定手机号并修改密码,设置志愿保存密码。
草表填写与志愿模拟:提前拟定志愿草表,按“冲稳保”策略分类(冲志愿不超过总志愿数的1/3),在系统中模拟填报检查。
正式填报与保存:按草表逐批次填写院校及专业代码,点击“保存并提交”,输入志愿保存密码确认,注意核对特殊要求。
动态调整与确认:填报截止前可多次修改志愿,最终确认前通过“查询志愿”功能检查,确保无误后安全退出系统。
策略与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志愿模式,平行志愿要合理排序院校梯度,顺序志愿首志愿至关重要;职业目标明确者优先选专业,模糊者优先选综合实力强的院校;选择录取线低于自身位次10 - 20分的院校作保底志愿,分数不占优时建议勾选服从调剂。
后续跟进:通过省招办官网或高校招生网跟踪录取状态,关注补录信息;提前准备身份证、准考证、体检报告等材料,以备入学审核。
本文标签tag: